本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俄回應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失敗,以及俄試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蘇聯炮兵主帥米·伊·涅杰林元帥。第一枚P-6型洲際彈道導彈在發射臺上發生爆炸,奪去了炮兵主帥米·伊·涅杰林和約1 00位最高級火箭專業技術專家和軍人的生命。
年10月24日,在前蘇聯咸海海岸的火箭發射場上,發生了一次目前世界上最慘烈的導彈爆炸事件。在場的前蘇聯導彈部隊司令員涅杰林元帥當即喪命,發射臺上的160名前蘇聯宇航科學家也都當即喪命,現場內的生物全部蕩然無存,只剩下了硬幣和鑰匙。造成這場災難發生的是一顆“R16”洲際導彈。
但是正是因為洲際導彈的項目,導致蘇聯幾十位頂尖專家在發射臺直接汽化,元帥被當場炸死!而蘇聯也將這一消息隱藏了35年,直到1995年的時候才對外解密。
年3月,蘇聯軍隊幾次對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并向中國岸上縱深地區炮擊,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在這次事件中,蘇聯***稱珍寶島屬于蘇聯,反誣中國邊防軍人侵蘇聯,并且公布了蘇聯***對中國***的“***照會”。
雙方都聲稱是對方蓄意挑釁,先開火。其后中方打退了對方的進攻,戰斗之后中方控制全島。1991年俄羅斯承認珍寶島屬于中國。整個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斃傷蘇軍230余人(蘇聯公布的蘇軍傷亡數字為152人),毀傷坦克裝甲車輛19輛。我軍陣亡71人。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透露,德爾塔IV型潛艇成功地從巴倫支海的俄羅斯海域發射了新型的洲際彈道導彈,RSM-54“輕舟”導彈。這款導彈專為潛艇設計,***用了液體推進技術,德爾塔IV型潛艇可搭載超過16枚的這種導彈,展示了其強大的火力潛力。
由于“白楊”和“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的試射成功率極高,俄國防部委托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負責“布拉瓦”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發,并向紅寶石設計局下達了根據“布拉瓦”設計方案重新設計“北風之神”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任務。
俄羅斯在2019年8月份成功試射了兩枚彈道導彈“輕舟”洲際彈道導彈和“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兩枚導彈都成功命中靶場目標的消息讓西方國家開始因這兩枚彈道導彈產生輿論恐慌,本就軍事力量強大的俄羅斯此次又被成為西方國家所關注,成為首要的威脅。
俄羅斯在2019年8月份成功試射了兩枚彈道導彈——“輕舟”洲際彈道導彈和“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 這兩枚導彈都成功命中靶場目標,引發西方國家對這兩種導彈的輿論恐慌。 俄羅斯因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再次成為西方國家的關注焦點,被視為首要威脅。
在結構設計方面,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的外形和內部布局進行了優化,以提高潛艇的生存能力和作戰效率。總體而言,北風之神級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在性能上有了顯著提升,成為俄羅斯海軍的戰略利器。其先進的設計和強大的打擊能力,使得它在全球核威懾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
對于俄羅斯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是否能毀滅美國,答案并非簡單明了。目前,這款核潛艇實際上不具備實戰能力,因為它的主要武器系統——布拉瓦導彈尚未完成驗收,且多次試射失敗。預計到2023年底才會裝備部隊,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北風之神級將處于無武裝狀態。
綜上所述,從戰略打擊能力、隱蔽性、自衛能力等方面來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在技術上更具優勢,因此可以認為北風之神級更為厲害。
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首先,我們來看它們的尺寸、排水量和動力系統等關鍵參數。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全長約170米,寬度約為15米,最大下潛深度可達450米,水下最高航速為29節,排水量最大為24,000噸。它配備了190兆瓦的核反應堆,自給自足能力超過90天。
李莉認為俄羅斯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比美國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更強大,因為北風之神級是雙殼體結構,使用鈦合金材料,具有更好的抗打擊能力。 北風之神級的作戰任務是戰略威懾值班和核報復打擊,而哥倫比亞級航母主要用于執行常規打擊和部分核威懾任務。
俄羅斯在核潛艇領域的投入堪稱巨大,近日,普京總統出席了兩艘新核潛艇的入列儀式,這兩艘分別是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和亞森級攻擊核潛艇,分別加強了太平洋艦隊和北方艦隊的力量。北風之神級和亞森級核潛艇作為俄羅斯海軍的主力,分別經歷了改進型的升級。
這些問題的反復出現表明導彈本身設計存在缺陷。俄羅斯整個工業界戰備意識不高,盲目追求經濟效益,這是“布拉瓦”導彈開發事故頻出的重要因素。幾乎所有原蘇聯導彈工廠都停止了洲際彈道導彈的生產。
年2月20日,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了對布拉瓦(圓錘)洲際導彈服役的質疑。專家們擔憂這種導彈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可能超過其實際作用。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亞歷山大·蘇霍魯科夫表示,總統已準備簽署命令部署導彈,但軍事分析家維克多·巴拉涅茨認為此舉魯莽且危險,因為導彈尚未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海軍還擁有另一種導彈系統,即為新型“北風”級潛艇設計的“布拉瓦”導彈。然而,這款導彈在歷次試射中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在12次試射中,有7次以失敗告終,這表明其技術成熟度和可靠性仍需進一步提升。
由莫斯科熱力學研究所精心研發的布拉瓦戰略導彈,是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的水面下版。目前,俄羅斯軍方正在不斷深化對這款新型潛射洲際導彈的技術改進。這種導彈旨在裝備于2010年啟用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系列,***每艘潛艇將配備12枚布拉瓦導彈,其射程超8300公里,預計具備分導式多彈頭能力。
在對比“布拉瓦”與“三叉戟II”導彈的性能時,兩者在關鍵指標上存在顯著差距。首先,布拉瓦的投射質量僅為2噸,搭載6至10枚核彈頭(據稱)的宣稱與實際可能攜帶的6枚核彈頭(考慮到核彈頭平均重量超過200公斤)相比,顯得有限。
可見同時代技術的潛射導彈,打擊精度明顯低于陸射導彈。因此冷戰時期,美蘇潛射導彈的主要目標是防護能力較差的城市和地面機動目標。***用陸射“白楊”M類似技術的潛射“布拉瓦”導彈,目前試驗得出的CEP為350米,與“白楊”M(CEP為90米)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
關于俄回應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失敗,以及俄試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的相關信息分享結束,感謝你的耐心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